Friday, April 21, 2017

当代艺术与书法:当代艺术的线之为情

中西绘画在19世纪以前有相当明显的模式分野,其中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线条在绘画中的功能。

中国传统绘画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画面的风格上以意向表现为主,注重用线来传达画家的情感,成为一种书写式的艺术。中国的文人画自五代、北宋以后,绘画中的线条除了作为物象轮廓线或交界线的功能,线条还具有第二个功能,即笔线、笔触的自我表现,不同的线条传达出不同的韵味,或轻柔,或朴拙,或急切,或迟缓等。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云:“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指出中国画强调用笔、用墨,即书画同源,皆归于用笔。宋代绘画重笔线至元代绘画重墨法,以书入画的思维丰富了文人画的内容,于是元代赵孟頫的题诗总结了作画的书法用笔: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把书法丰富的线条用笔变化融入绘画中,有人甚至认为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值得注意的是:书法线条是在二维空间中书写,但是这个空间完全从属于时间里的运动,是运笔时运动的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果书写时保持平动(就是说没有提按或使转等的动作),这个书法空间就会消失。中国绘画正是利用书法的这种线条变化的运动空间来表现三维物体,它既不是一般绘画中的焦点透视,也不是散点透视。中国当代艺术家邱振中称它为“线透视”。邱振中以八大山人的“快雪时晴图轴”来说明“线透视”。

19世紀以前的西方绘画中,绘画中的线条只有一个個功能,即物象的轮廓线或块面的交界线。这种线条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目的是要达到造型准确、空间处理合理的效果。其早期的线条主要是朝着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的写实方向发展。

西方绘画中的线条超越物象轮廓线或块面交界线的单一功能,开始具备有相对独立的自我表现,是到了印象派后期、表现主义时期。这是随着西方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不断的加深,艺术家开始将发现的科学知识引进到艺术中来,认为自然界中其实不存在线的,有的只是体面及面于面的交接所形成的表面的线。印象派之后,由于东方艺术的影响,“线”逐渐成为画家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有力的手段。抽象主义的出现,才将西方绘画艺术中的线从物象的形象和内容中分离出来,“线”自身所构成的动律、节奏、情绪等也给以了充分的展现。

西方艺术发展到后现代抽象绘画的时候,画面的构成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再看到具体的形象与空间,看到的只有画面的构成要素点、线、面的各种关系,企图让这些构成要素相互的转化、支撑、平衡构成画面的节奏,以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共鸣。

印象派以及之后的画家在表现自然物象的规律时,开始借鉴东方绘画,重新用线条努力塑造画面的节奏感与流动感。立体画派大师毕卡索在接触到中国书法的线条之后,据说就感慨地说:“假如生活在中国,我一定是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 - 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叠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且刻意反抗艺术模仿生活主流思想。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但是这种特意制造出来的平面二维空间一直无法达到中国书法中的“线透视”节奏感。

西方画家尝试制造流动感的例子很多。梵高的《星月夜》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整个作品的色彩、笔触都具有强烈的流动感,而这种流动又统一在一种严格的秩序中,朝一个不可知,但又坚定的目标奔趋,自然形体只是被者浩荡激流所裹挟的事务,面、体的刻画都融入动荡的笔触中。

未来主义画派(简称未来派)特别强调表现运动和力量,在画布上重现的情节,不再是普遍动力的一个凝定下来的瞬间,要表现在运动中的物象,不停地变化着自己,变自己的形。典型的未来派作品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用一系列的波浪线和直线来表现描绘光与声音,表现人们在迅疾的运动中所感觉到的印象。为了追求力动性,他们把线条的力予以具体化,而且运用激烈的色彩、弓箭状的斜线、锐角、螺旋形来表现。

在未来派画家中,巴拉是从新印象主义转向未来主义的画家,是油画《接着皮带的狗》的作者。他描绘一只奔驰的狗和女人的足,将一连串的运动凝缩成一个个变化的阶段,画面奔跑的狗有几十只脚。

当代抽象画前驱者康定斯基说,艺术就是运动。他认为抽象表现主义的课题就是: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

                西方当代艺术做到了这一点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